大学学习、专业和人生发展


之所以想谈这个主题,起因是我参加校园招聘,作为企业方研发岗的主要招聘负责人,接触和面试了许许多多的应届毕业生,本科、硕士、博士都有,各个专业,包括数学、统计、计算机、金融、经济、法律、管理、化学、电子、核工程、农业、建筑等等。跟他们的接触过程中,我有比较深的感触:关于专业,关于学业,关于大学生活,关于找工作。


首先说一下专业我感觉到有些专业,专业知识很重要、很实用,找工作时会用得到,比如计算机,建筑,法律,统计等。而另外一些专业,比较空泛,找工作时不会考察专业知识,专业更多的只是一个背景,只有 “有专业背景和没专业背景”的区别,而没有“专业学得好和学的差”的区别,比如金融、经济、管理,找工作时更需要专业以外的能力作为辅助,比如社会实践、学生工作等。如果专业知识,很实用很重要,直接影响到就业,那么就要学好,学扎实,会实践和灵活使用。如果专业只是一个背景,就业的时候更多的是看综合能力,那么就在学校多锻炼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种综合能力。


关于学业

对于一般学生,片面的追求学业成绩,追求奖学金,追求发表多少篇 论文,追求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,我认为是没有多少意思的,特别是现在的学校,为了提高就业率,奖学金的比例达到了80%甚至100%,人人都有奖学金,这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。所以其实现在的招聘,完全可以把奖学金忽略掉。对研究生(硕士、博士)而言,这是一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。能读研究生的,给人的隐含的印象是,他们的学习能力、研究能力不会差。所以,其实面试官或者其他人,更想看到的是研究生的“除了学习、研究能力”以外的其他能力很可惜的是,许许多多研究生,只展现出自己学业方面的能力, 一直在学习、一直在做导师的论文,忙得不行,没时间做其他事情。我对于这种只会做导师项目,而且又没做出什么特别成绩的人,是没有好感的。我认为,要么你科研能力特别强,做出一些很牛逼的科研成果,我是认可的,我认为这种科研能力很强的人,适合专注的做一些研究类的工作。但是来面试的,都是研究生,都说自己科研能力还可以,但是又不是特别出色,其实就是千篇一律,无法脱颖而出


关于学业,我认为比较正确的认识是,学业只是帮助我们学习知识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如果专业知识特别实用,那就要多学一点(全面和深度都要有),并且多应用于实践项目中去。等到校招面试时,可以展现出自己很多的实践项目,这些项目不同于老师布置的作业,而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,辅助学习用的,或者用于实践自己所学知识用的。所以我招聘时就会特别关注,这个人做过哪些“除老师布置的项目以外的”其他个人项目,哪怕只是学习、练手的小项目,也是很大的加分项。如果专业知识比较虚,没那么实用,比如更多的只是一种思想或者方法思维,那我觉得可以选择性学习,将这些专业思维,应用于实践,比如学习管理的,多去参加学生工作,学习金融经济的,去尝试创业或创业比赛。


关于大学生活:

啊,太美好了。每次回到校园,我都感觉充满希望的气息,大学有美景,有帅哥美女,有那么多纯洁的同学和朋友,大学也有辛苦,但是辛苦是自找的,没人逼你,你辛苦一些,获得知识和成长,内心也是很宁静和享受的。我想对大学生活说的是:不要辜负美好的光阴,去努力学习,去热情而忘我的参加活动,去结交朋友吧!


关于找工作和人生发展:

人生发展和毕业后的工作、发展方向是密切相关的,甚至说,毕业后的工作、发展方向,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。绝大多数人就从那个行业、那个起点开始了发展,不会有大的改变。如果大学不好、专业不好,但是想要一个更美好的未来,就要做好准备了!


实际上,不同的学校,不同的专业,已经基本决定了你找工作的范围。这是很现实的。但是,如果你在高考选学校、选专业时,或者在毕业之前,能对现实情况有一些了解,后面找的工作、人生的发展也许就完全不一样。


1)行业决定了工资基础:有些 土豪公司 给毕业生 批量开出了30万、40万的offer,让外人觉得很不可思议,但我有类似的经历,我知道,其实开得起这个价的公司,并不认为自己开的价很高,而且本身有钱,30万、40万都是小意思,花点小钱能招揽到他们认为的顶尖人才,他们觉得是值得的。关键点还在于,他们对人才的市场价值的认知是有误的,在他们眼里,30万、40万就只比市场价高一点点而已。据我所知,房地产,金融,IT等行业,开的工资是比较高的。当然,也不排除,有一些小行业或者另类的公司,可以开出非常高的价。


所以,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关于专业的问题。首先,选专业,要有眼光,知道哪些行业、哪些工作,普遍的工资比较高。对于专业已经固定的同学,可以打探行情看能否跨界去一些其他比较好的行业,例如学数学的、学统计的,都可以考虑从事IT研发。一旦确定好要去的行业、要找的工作,就往那方面去发展。

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机灵地去“撞大运”,关键点在于“机灵”,机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自己创造的。比如说,消息灵通一些,关注、打听到更多的土豪公司,可以去别的学校甚至别的城市寻找机会,比如通过内部推荐,或者制造机会获得直接面试等。这些案例我都是遇到过的。


2)学校因素和城市因素:我亲身经历过,所以更能体会。公司招人时,选择学校和城市是有一定考虑的,有些学校是很热门,有些学校很冷门,这跟学校的排名还不完全相关,所以说,其实对学生而言,大学排行榜没有多大意义,真正有意义的是 “分行业或专业的大学招聘就业排行榜”,例如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”,这个学校实力一般,不是985,但是这个学校几乎是所有软件相关的企业校招的必经之地,那么它的就业机会是非常多、非常好的。如果要按招聘就业情况来排名,排在第一位的绝对不是清华北大,也许北邮、北航、浙大等学校更有优势。城市因素也是很大的,有些城市是招聘的热门城市,例如武汉、成都,它有很多学校吸引企业来招聘。从地域而言,每个地方的企业侧重的城市不一样,比如重庆的企业,去浙江招人就不太好,因为那边竞争大,愿意来重庆的人不多,所以重点会放在成都、重庆及周边地区。

还是那句话,高考要选学校和城市,就要看学校和城市的就业情况如何。如果已经处于一个固定的城市,可以多走动走动,去那些机会更多的学校和城市寻找机会。


题外话:关于毕业后的发展

如果第一份工作,不是特别好,也就是薪酬、发展空间不好,还有可能离家远,工作艰苦,不方便找对象(这点很重要^_^)等,那就要在两年之内考虑换工作,如果有充分准备,1年也可以换。根据我的观察和个人经验,如果第一份工作不是特别好,那最好在1~2年内换工作,但是第二份工作一定要找好,一定要想尽办法、做足准备,找个更好的工作。另外,注意一个招聘建议:理想情况下,毕业后6年内,最好是换工作不超过3次,并且第2、3次工作时间均达到2年。(这只是一个建议,其根本精神还是说,工作可以换,但也要慎重,实际上我自己毕业6年,换了4个公司,想来确实不够慎重,后面要更稳重才行了...)


也可以换行业,抛开自己的专业,重新开始。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,可以多研究和打听,向工作多年、工作阅历丰富的人打听,也许一条更好的路摆在你面前。



© 2009-2020 Zollty.com 版权所有。渝ICP备20008982号